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 正文

齐头并进,多方协同:共育新时代水利财会人才

栏目:[新闻动态]  部门:[经济管理学院] 发布日期:2025-08-23    来源:     浏览量:

[本网讯]近年,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聚焦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在职业道德素养偏低、数字素养不强、与基层水利行业岗位能力对接不紧密等问题,立足水利行业办学背景,确立了“培养掌握中小微企业通用财会技能、具备水利行业专用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导向,开展系统性教育改革与实践探索。

在学院系列措施实施以来,实现培养财会人才4480人,其中基层水利财会人才545人,基层水利用人单位对学生满意度为100%,学生就业率达到98%。基层水利财会人才需求的满意度体现了我院会计专业群深入贯彻 “双线并进、四场共育”高职类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成果,是学院迈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践行“专业通用技能+水利行业专用技能”的新阶梯。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近年来,我国水利单位经济总量在逐渐增大,新时期水利部提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发展总基调,对水利财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财会人员面临的学习、知识更新和运用的压力倍增。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迫切需要培养出能服务于基层水利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财会技术技能人才。

作为全区唯一一所水利类高职院校,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着力培养基层水利人才,以“通用+行业”双线并进的模式,为我国水利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双线并进、四场共育:高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学院以“中小微企业会计岗位通用技能培养为主线,基层水利行业会计岗位专用技能培养为辅线”理念为指导,数字场景支撑、实践基地巩固、水利教学工厂助力、水文化基地协同,形成多维融通育人的培养策略。

1.树牢“思政领航、数字赋能、课程重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立足水利行业办学背景,将培养具备诚信法治、求实担当的职业道德,满足数字经济时代中小微企业财会岗位通用能力及水利行业财会专用能力的立德树人教学理念,贯穿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专创融合教学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助力我国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及水利事业从跨越式到高质量发展的速度。

2.搭建“三师协同、四个融入”专业思政建设机制

组建“专业教师+思政教师+企业导师”三师协同共育的教学团队,融入爱国、诚信、法治、公正等价值观的思政教学资源,开发《中华水文化》活页式教材。专任教师讲述红色“计”忆系列会计历史故事及中华会计文化,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品质;思政教师带领学生赴大藤峡等校外水文化育人基地,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通过校企合作“真账训练营”、行业专家进校园等活动,企业导师言传身教,告诫学生财会人员要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有原则,守底线。

3.营建“六个一”数字化教学环境

打造了一支能熟练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又掌握大数据、数字化等新技术的数智财会教师队伍。自主研发了一套大数据融合式教学方法及数据分析评价系统。开设了《财务大数据基础》等一系列符合新业态、新岗位技能需求的数字化课程,对接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配套了金税财务应用等一批专业核心课程虚拟仿真数字化教学软件,产教深度融合。构建了一个涵盖《管理会计》等15门课程的大数据与财会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了一个能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个性化探究学习资源的全景数字财会职业能力养成中心。

4.构建 “通用性+行业性”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立足于数智化的时代背景,对用人单位进行财会岗位能力需求调研,基于智能财务、大数据分析师等新岗位人才需求,开设《财务大数据基础》《财务共享服务技能》等课程。2014年起,学校持续开展覆盖全广西14个市县基层水利人才大调研,精准掌握基层水利企业会计岗位项目预算、招投标、合同管理等行业特色能力需求,开设《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水利工程经济》等行业特色课程。重构融合“财会专业通用+水利行业特色”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双线并进,成效显著四方育人,硕果累累

双线并进相关措施实施以来,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连续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5%,麦可思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显示用人单位对财会专业学生满意度为100%。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获国家、省部级等多项突出标志性成果。该成果在学院内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等其他专业推广,每年近2千名学生受益。

团队教师在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斩获省部级奖项21项,并先后在各类评比中斩获校级教学名师、教学新星、最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73人次。实现双线并进,成果显著。

上善若水,培养基层急需的“全科”人才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德技兼修”为教学出发点,将新时代水利精神、会计工匠精神以及我校“上善若水、自强不息”的校训融入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的实践之中。以水载德,寓德于教,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知水、爱水、惜水的优秀品质,锻造学生守原则,讲忠诚,有担当的高尚人格。为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基层急需的优秀“全科”人才提供了水院模式。未来,学院仍不忘初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赓续前行,奋楫争先,为学校的发展建设中,贡献出最大的力量。

一审: 何燕萍 二审: 王晓迪 三审: 班兰美 四审: 刘梦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