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引导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锤炼实践本领,2025年寒假期间,水利工程学院组织241名学生深入基层一线,在广西各地村委、社区、政府部门及水利局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以专业知识服务家乡建设,用青春热情传递社会温暖,展现了新时代水利学子的责任担当。
扎根基层一线 践行青春使命
实践期间,学生们化身基层“服务者”,协助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政策解读、群众接待等工作。他们走村入户发放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火灾预防、应急逃生等安全常识;在社区服务中心,耐心解答群众关于业务办理、医保政策等民生问题;部分学生还参与到地方水利局的日常工作中,协助整理水利设施数据、调研农田灌溉需求,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学生们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基层单位和群众的高度评价。
榜样引领成长 奋斗彰显担当
活动中涌现出一批表现突出的青年典型。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2023级学生蒙俊霖在上林县西燕镇寨鹿村实践期间,协助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参与组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助力当地构建文明有序的乡村环境。其优异表现获得共青团上林县委员会通报表扬。“这次实践让我真切体会到基层工作的不易,也坚定了我未来用专业所长服务乡村振兴的决心。”蒙俊霖在分享感悟时说道。
实践育人结硕果 青春聚力谱新篇
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水利工程学院深化实践育人、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学院党总支专职副书记李小莲表示:“学生们在基层实践中锤炼了品格、增长了才干,更深刻理解了当代青年的使命。未来我们将持续搭建实践平台,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投身家乡建设,让青春在服务国家水利事业和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
水利工程学院已连续6年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累计组织2000余名学生服务基层,并建设了“生命之源”“大禹青年”两支社会实践品牌团队。下一步,学院将深化校地合作,拓展实践领域,推动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就业引导深度融合,为培养新时代水利人才注入更强动能。(庞海瑜/文 庞舒瀚/图)

表扬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