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教育教学 > 人才培养 > 正文

经典浸润乡土 服务乡村振兴 ——学校到九圩镇中心小学开展教育实践系列活动

发布日期:2023-11-09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了深入贯彻教育部语用司关于实施2023年度经典润乡土计划的通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11月8日,通识教育学院联合学校团委深入河池九圩镇中心小学开展“经典浸润乡土 服务乡村振兴”活动。学校党委副书记侯宗毅、通识教育学院院长韦弘、学校团委书记石春丽、九圩镇人大主席韦锦新、九圩镇党委副书记韦志鹏、副镇长蓝鹏真、九圩镇中心小学校长韦俊及我校驻村第一书记、通识教育学院教师代表和团委学生志愿者共同参加仪式。仪式由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邓登云主持。

首先,学校副书记侯宗毅代表学校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的举行,既是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精神,也是为了推动两所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教育振兴。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积极探索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坚持“五育并举”,为学生开展多元化美育教育、劳动教育、体育实践活动创造条件,着力打造具有职业特色的实践育人基地小学作为基础教育,是践行“五育并举”,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启蒙阶段,希望通过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双方的合作交流,鼓励我校学子走出校园,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依托我校普通话测试站的师资力量、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经验、研学活动组织经验、学生三下乡”社会服务经验等,实现优势互补,探索高校与小学教育联合育人、“五育并举”实践育人的新道路,全力培养和造就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九圩镇中心小学校长韦俊对学校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与感谢。他在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时特别提到了目前小学在美育、劳动教育、体育教育上面临的巨大困难,不仅缺乏条件,甚至连一名美术教师、一名音乐教师都没有,而近1200学生的学校也仅有2名体育教师,希望通过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增进两校合作,提升乡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随后,举行了简短的捐赠仪式,由通识教育学院院长韦弘代表学校向九圩镇中心小学捐赠三人板鞋、绣球等一批民族传统体育用品。

最后,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见证下,侯宗毅副书记、韦弘院长、九圩镇韦锦新主席、九圩镇中心小学韦俊校长共同为我校语言文化志愿服务点、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实践基地揭牌。

揭牌仪式后,教师代表和团委学生志愿者组织九圩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开展了中华诵读及普通话推广、英文诗歌传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验、电商直播体验、啦啦操及绘画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劳动和运动的快乐。同一时间,还开展疏通农田水利养护树木劳动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不仅加强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与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在乡村教育中的浸润,促进乡村基础教育振兴,也是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五育并举”全学段育人的深度融合,也为我院学生美育教育、劳动教育、体育实践活动创造更广泛的实践平台,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供稿/团委、通识教育学院)

活动现场

捐赠现场

揭牌仪式现场

  

民族传统体育体验现场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