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学院
    最近更新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产业学院 > 正文
    数字技术产业学院
    来源: 时间:2024-03-11 浏览:

    1.项目简介

    2017年12月,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与厚溥集团正式达成校企合作,共建信息工程学院厚溥软件学院,共建学院设置数字媒体技术(UI设计)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平台应用与开发)专业,在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的模式下,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目标”,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岗位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产品质量标准、生产任务标准、学生学徒标准、现场管理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等,构建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近三年的友好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得到学校认可,在招生、教学、实训、就业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双方于2020年12月在厚溥软件学院的基础上重新共建数字技术产业学院,对接数字技术产业链,面向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及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创新发展,校企双方在产业学院建设都拥有丰富资源,致力打造产业智能云数字技术服务平台,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发挥了“园企校”多元主体的作用,打通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壁垒,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2.人才培养

    截止2024年11月,校企双方已共同培养学生近1500余人,在人才培养方面,利用校企双方优势,制定了标准的培养流程,在新生入学阶段,企业项目导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及性格分析,确定学生的技术方向选择,给学生制定具体的职业规划与学习路径。

    学生进入专业课程系统学习阶段,为了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让学生更早的融入到企业的工作氛围中,厚溥企业在校内建设实践教学实训基地,与信息工程学院共同完成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软、硬件上模拟企业运作形式,设立办公环境、职员打卡上班等氛围;以模拟职场绩效评定、虚拟工资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定,让学生感受到职业与教育联系的紧密性,激励学生学习,促进职业与教育的无缝连接。

    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更多可能性,实现服务社会的价值,校企共建专业建立校内软件工厂(产品研发工作室)。企业项目经理可以长期在校内为学生提供真实项目实战教学,并把企业的项目开发、技术支持、产品培训引入学校,让学生体验真实的企业工作节奏,培养真实环境下的职业素养,根据企业提供的项目详细设计选择开源或免费框架、应用服务器软件(Web工程),选择开发工具、版本服务器软件、数据库等进行实际项目的编码工作和订单培训。同时支持建立师生自主创业性实训室,提供环境让师生进行自主创业。共同实施精准育人,深度建立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协作关系,有力地提升了共建专业的建设水平与行业企业服务能力。以此形成校企一体、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全方位、多途径、协同育人机制。目前工作室已完成10个项目平台的搭建,为南宁北排水务等公司的数字化平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共建专业采取“2+0.5+0.5”的学习模式,在校进行2年系统学习之后进入厚溥集团广西实训基地进行专业综合实践及应用能力的实训,由企业全面负责学生企业项目实训,在学生进入企业前进行职业能力测试,根据学生职业能力测试情况,结合学生自身选择,分层分岗实训。在企业项目经理指导下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开发,学生全程标准企业化管理,实训全过程按照软件开发项目流程,分团队进行项目开发,企业项目经理全程跟踪学生项目开发进度与质量.提升职业岗位技能。为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在实训阶段加入了“模拟面试”、“产品发布会”等环节,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就业实习奠定坚实基础。在实训结束期间,由厚溥的就业服务部门在南宁中关村园区内举行若干场“IT专场招聘会”、“企业专场招聘”等,或者进行异地推荐就业,就业老师带领学生赴合作企业面试等多种就业形式。在实训阶段,侧重于业务流程、项目编码及实现、项目展示及答辩3个方面的强化训练,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及就业竞争力。从18级以来,共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均达95%左右,对口就业率均达85%左右。

    3.成果盘点

    通过历时七年的深入互动合作,双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双主体办学模式得到认可,在人才培养、师资共融、成果建设、实习实训、就业支持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校企双方共同组队参加17余项技能竞赛,荣获国家级铜奖2项、区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4项;参与建设的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荣获一等奖一项、行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项;共同申报软著1项;共同完成横向课题申报十余项。

    数字技术产业学院

    产业学院研发团队

    学生正在进行项目训练